时间:2023-10-25 09:03
花果园区烟酒回收回收烟酒多年经验上门回收古人有云,“一醉能消万古愁”,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酒来,它不止有清冽香醇的口感和消愁治病的功效,背后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中国酿酒起源早于文字问世,所以,有文字记载的酿酒信息只能对更早时期的情况进行追溯性的推断。
酒的来源
有关我国古代最早使用谷物酿酒的情况,早期文献即有记载。《史记》中曾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可见数千年之前,酒的酿造已然在我国兴起。《尚书·说命下》又有内容道:“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可见周人所云酿酒,均指谷物酿造。《初学记·酒》引《春秋纬》又云:“凡黍为酒,阳据阴乃动,故以麦酿黍为酒。”上引史料可以大致反映出我国酿酒体系既定一种模式而又源远流长的特色。
考古依据
以前的研究者多从陶制饮用器上来臆测酿酒起源,考古及文物学界也常将出土的一些陶制器皿定名为酒器。然而仅凭单件的器物不能直接准确推断其为酒器,因此要想准确判断中国酿酒起源年代,必须寻找到成套组合的酿酒器具。
197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M17中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器具,计有大口尊、沥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瓮等实物,这是我国史前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成套酿酒用具。莒县大陵河墓址出土的实物证实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酿酒已经十分成熟,可能在这之前酿酒已经慢慢出现,但也不可能追溯太远。据上可说,中国酿酒起源年代约为大汶口文化时期。
酿酒传说
一.猿猴酿酒说
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起码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即在猿猴的聚居处,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至于猿猴究竟出于什么目的产出了这种类似酒的东西,还得从酒的生成原理说起。
酒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发酵食品,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又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藏在洞里,堆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将类似酒的液体析出,而这析出的液体还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让猿猴们逐渐能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这也是猿猴酿酒说的由来。
二.伟人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史籍中也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但也有传言道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靠这样造出了酒;又有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也大有人在。民间流传的杜康造酒则派生出许多俗文化的形态,更加深了人们对酒的发明人的认可。鉴此,我们已经不必去认定杜康造酒的时代断限,只须透过酒文化的窗口来窥视这种古老的遗韵,即可感受酿酒源头的时空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