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4 09:17
云岩区名酒回收回收名酒一个电话快速上门茅台早年间,赤水河东岸长满了马桑树,被称为马桑湾,世代居住于此的居民,在河东岸砌了一口四方水井,而将此地更名为四方井。
到了宋代,残阳之下,古道之中,四方井之上茅草萋萋,后来,这里逐渐成为当地人祭祖的圣地。于是,人们就将此地称为茅草台,简称茅台。“茅台”一名由此得来,并开始进入历史文献的明确记载。
然而,此时的茅台还只是一个地名。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茅台酒”。黔北一带自古以来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人们习惯称之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县茅台村酿成的酒最为甘冽,谓之“茅台烧”或“茅台春”。
由于酒质绝佳,闻名遐迩,世人皆知茅台村出产美酒,他处难以仿制,故只要提及酒就必说茅台村的酒最好,久而久之,就以茅台地名简称“茅台酒”或“茅酒”,所以,我们现今喝的茅台酒是以产地而得名的。
NO · 2 五粮液
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戎州绅士姚君玉家族创制的窖酒,成为“五粮液”最早的雏形。这种利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出来的白酒就是“五粮液”的前身,在当时一举成名,成为了达官贵人与文儒雅士聚会必备的酒品。
民间百姓顾名思义称其为“杂粮酒”。但简单、白话的“杂粮酒”实在不符合文人雅士的“口味”,于是他们给了“五粮液”另一个十分唯美的名字——“姚子雪曲”,不仅念出了色香味,还融入了听觉享受。1909年,宜宾众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汇聚一堂。席间,“杂粮酒”一开,顿时满屋喷香,令人陶醉。
席间,晚清举人杨惠泉忽然间问道:“这酒叫什么名字”“俗称杂粮酒。”邓子均回答。“为何取此名”杨惠泉又问道。“因为它由五种粮食之精华酿造。”邓子均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仙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为何不更名为五粮液”杨惠泉胸有成竹地说。“好,这个名字取得好。”众人纷纷拍案叫绝,“五粮液”就此诞生。
NO · 3 洋河
洋河酒的名字是根据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来的。相传八仙中的吕洞宾,一天骑着一只白山羊,驾着彩云路过洋河镇,老远闻到了一股酒香,吕洞宾是个嗜酒如命的神仙,他降下云头,偷偷溜进酿酒糟房大喝起来(他使了个法术使工人呼呼大睡),临走还灌了两葫芦,乐不可支,可他尽想快乐了,走时却忘记了带走山羊,白山羊就在洋河镇落户了,由于白山羊给洋河镇带来年年丰收的好运,人们便以洋河二字为记,白山羊为标,称其为“洋河酒”了。
NO · 4 剑南春
绵竹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曲,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绵竹大曲改为“剑南春”,这要得力于著名诗人庞石帚。20世纪50年代,庞石帚在四川大学任教。庞先生邀请几位忘年交朋友到家里一聚。其中有位朋友在喝绵竹大曲时建议将其改为剑南春,美酒配美名,庞先生听后特别赞赏。三天后,庞先生将写好的“剑南春”三个大字交给了绵竹酒厂。庞石帚说:“‘剑南’二字,点出美酒产自剑门雄关之南的绵竹,令人联想起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个‘春’字,乃是古为今用,苏东坡曾经说过‘唐人酒多以春名’,此字催入领略美酒的魅力,给人以春天的启示。”
NO · 5 国窖1573
1996年11月,国务院将泸州老窖具有400年以上窖龄的酿酒窖池群明令颁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该窖池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是我国唯一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好、连续使用至今的酿酒窖池群,被誉为“活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社会价值和独特的生产价值。其酿造之酒已成为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故名“国窖1573”。
NO · 6 衡水老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