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飞天茅台酒回收回收整箱单瓶飞天酒价格独特原料与工艺共同赋予大曲酱香酒风味的复杂性与舒适性。独特的原料(本地 优质红缨子糯高粱)、复杂的工艺(“三高三长”、分轮次取酒且分别贮存后按比例 勾兑)是酱香型白酒相较于其他香型具有独特复杂风味与舒适性的主要原因。从 白酒成分角度看:
香味上,清香型和浓香型白酒香味成分均以酯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而大曲 酱香酒复杂工艺中产生的香味成分多达 1400 多种,总酯含量相对更低,香 味成因更为复杂:1)高温酿造过程产生数百种高沸点化合物,包括高沸点 的有机酸、有机醇、有机酯、芳香族化合物及氨基酸,明显地改变了香气的 挥发速度和口味刺激程度,使坤沙酒具有柔和、细腻的口感,其中高碳链的 醇及多元醇刺激性小、带有甜味,使得酒体浓厚醇甜;2)存放过程中,酒中 的醇类和酸类经过酯化及缩合反应产生具有芳香气味的酯类物质及缩醛类,而乙醇分子和水分子缔合度增加,可使酒在储存过程中增加一些联酮类化合 物,增加绵柔口感,使得酱酒越陈越香。3)储存老熟过程中,酒中影响口感 的杂醇类和醛类慢慢挥发,减轻辣燥感,口感更加顺滑。
健康属性上,1)酱酒全程高温酿酒,有害物质基本都是低沸点,在高温下易 挥发。通过长期储存,酱酒中醇类、酸类、酯类等有机物通过长时间的聚合 等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了大分子的酒精分子、酯类分子的聚合物,这些大分 子物质入口后,需要慢慢分解,不会对脑部神经造成刺激,所以醉得慢、醒 得快、伤害小。2)酱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 3-5 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 等有机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3)酱酒酚类 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 3-4 倍,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优质酱香酒随着 贮存时间的增长产生的缩醛类,不仅降低了辣味和刺激感,对人体的影响也 变小,具备顺喝、不易醉、醒得快的品质优势,符合消费者“少喝酒、喝好 酒”的健康追求。
1.3.2 环境造就名酒,名酒带动产区,产区特性日益凸显
酱酒产区概念浓厚,不同产区具有风味差异。当前,中国酱酒以地理派别划分, 大致可分为:北派酱酒、川派酱酒、黔派酱酒。由于气候环境不同,各产区在酒 体风味上呈现出细微差异,以酱酒发源地贵州产区的酱酒作为典型风味对比,川 酱除具有酱酒本身的香气特征外,还具有舒适、愉悦的粮香,尤其焦香、糊香较 少,体现出更加幽雅的复合香;广西丹泉产区酱酒以当地百草入曲,结合当地活 性洞藏,口感呈现细腻柔雅的陈坛花果香风味;北派酱酒则以山东云门陈酿挑起 大旗,酱香优雅,风味醇厚,与南派差异较大。 具有独特生态环境的赤水河流域为黄金产区。横跨川黔两省的赤水河流域作为我 国酱酒发源地及黄金产区,具有原料、水源、气候等酿造环境的的不可复制性。 赤水河全长 523 公里、横跨川黔两省,是我国酱酒发源地及黄金产区,具有原料、 水源、气候等酿造环境的的不可复制性。在赤水河右岸,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 区茅台镇、处于中上游的金沙产区与中下游的习水产区,构成了酱酒核心产区 “金三角”;而在赤水河左岸,以郎酒为代表的川派酱香加速崛起。此外以珍酒 为代表的遵义市汇川区,以人民小酒为代表的六盘水市,以贵州醇为代表的兴义 市也是贵州重要的酱酒产地。
仁怀产区主动推进产业整合,仁怀、习水、古蔺、金沙四大产区梯级发展。根据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赤 水河流域的仁怀、习水等地为核心,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目标到 2025 年白酒产业产值要达到 2500 亿元。具体来看:
1)仁怀产区:酱香型白酒发源地,坐拥全国酱香型白酒头把交椅。仁怀产区位 于赤水河中游,15.03 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53.03 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 区、52.38 平方公里仁怀集聚区,共同构建了 120.44 平方公里的中国酱香白酒核 心产区,其中 15.03 平方公里的茅台镇聚集了茅台、国台、钓鱼台等名优白酒品 牌。2021 年,仁怀市开启白酒行业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治理白酒 “小散弱”企业 600-1000 家,全市白酒年产能控制在 60 万千升以内,产量达 45 万千升,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及品牌塑造。2022 年,仁怀产区完成酱香白酒 工业总产值超过 897 亿元,约占贵州省酱香白酒总产值的 64%,2022 年茅台之外 酱酒产量 35 万千升,同增 14%。根据仁怀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到 2025 年,仁怀 市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 50 万吨,销售收入超过 2000 亿元。
2)习水产区:贵州酱酒核心产区的“第二极”。习水县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 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分为以赤水河干流习酒公司为核心的中部产区,以同民河 支流土城白酒园区和同民片区为左冀的西部产区,以桐梓河支流茅台 201 厂等为 右冀的东部产区的“三大产区”,推动“2+3+N”白酒产业发展格局(习酒公司、 茅台 201 厂 2 个百亿级企业,安酒、洞酿洞藏、小糊涂仙 3 个十亿级企业,以及 承天门等亿元级企业)。2022 年习水县白酒产量达 15 万千升,同比增长 21%,白酒销售收入 306.9 亿元。到 2025 年,习水产区将力争实现白酒产能 30 万千升、 销售收入 750 亿、税收 210 亿。
3)金沙产区:贵州高粱种植核心产地,酱酒产量相对较小。金沙产区,位于毕节 市金沙县,坐落于赤水河上游,东临仁怀、北依习水,形成了以金沙酒业为代表 的数十家酿酒企业;金沙县也是贵州省高粱种植的核心产地,以及茅台等名优酱 酒的重要原料地。2021 年金沙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白酒 1.73 万千升,同比增长 20.07%;白酒销售产值达 65 亿元,税收收入 14 亿元。根据金沙县此前提出的目 标,到 2025 年,金沙县将确保实现产能 10 万千升、产值 120 亿元,力争 15 万 千升、产值 150 亿。
4)四川古蔺产区浓酱双优,香型融合。2019 年末,四川、贵州两省政府签署协 议,共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2020 年初,泸州 市拟投资 200 亿元,在赤水河对岸再造一个茅台镇——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 古蔺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紧邻习水,拥有以二郎镇、太平镇、茅溪镇 为核心的赤水河段,布局有茅溪、二郎、太平、永乐四大酱酒核心产区,以及郎 酒、仙潭、川酱等主要酱酒企业,22 年产能已扩张至 13 万吨。到 2025 年,古蔺 县将力争实现白酒产能达到 17 万吨,产值 70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500 亿元。
除了传统赤水河流域主产区和川派产区外,湘、桂、鲁等地也存在着酱酒企业, 如湖南武陵、广西丹泉、山东云门等,这些区域由于酱酒企业个体数量较少,尚 未形成产区概念。但由于近年来大资本的介入和企业品牌本身的运作,这些企业 也逐步快速成长,共同壮大了中国酱酒市场。赤水河以外的部分酱香酒企业分布, 例如湖南的武陵,位于武陵山脉;广西丹泉,位于云贵高原南侧,均有着类似赤 水河产区的南方湿热小环境,故也能生产出较好风味的酱香酒。北方生产的酱香 酒则风味差异较大。
随着赤水河产区内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名优酒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酱香型 白酒的产区特性或将进一步凸显。一方面,考虑赤水河流域有限的环境承载力, 近年以各大龙头为代表的酱酒企业加速扩产,挤占中小企业增产份额,加之仁怀 产区环境整改,未来名优酱酒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茅台的强品牌 力推动了赤水河品牌集群效应,2021 年之前,绝大多数酱酒企业以“赤水河核心 产区”塑造品牌,2021 年上半年起,主流企业开始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如金沙提 出“金沙产区,一河一江(赤水河+乌江)”;国台提出“大国酱香,国台领航”, 重点突出国台酱酒的优雅风味;郎酒提出“赤水河畔左岸,庄园酱酒”。在各家酱 酒企业产能增加背景下,酒企纷纷加大对市场的培育,更能形成消费者对成功产 区与优质产品、品牌之间的认知连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酱香型白酒的产区特 性有望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