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引起小鹅出汗湿背毛呢?
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育雏的温度过低,小鹅出现扎堆造成的背部出汗;
第二是育雏室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造成的,特别是夏季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小鹅雏出汗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及时的改善状况,小鹅继而会出现啄毛现象,严重时个别鹅都有可能被啄死。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而不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拔羽后,应给鹅群喂食,喝水并在运动场中休息。鹅不应在水中游泳,以防止细菌污染并引起毛孔发炎。拔羽后的第二天,可以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日晒和雨淋。
二、除了温度是重点需要关注的事项外,育雏室的湿度也需要特别关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特别是夏季不加温都会超温,在这种情况下,也极易造成小鹅出汗。
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若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鹅则会出现眼角股混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症状,死亡。保活措施改善育环境育舍整修与。育舍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进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育室,整修门窗及育设备。进鹅前2~3天,清扫 育舍并用消液。墙壁用20%的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的漂悬混液喷洒,密封条件好的育舍可熏蒸,饲料盆、饮水器等先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天。控制温度。育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过低时,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鹅远离热
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食欲下降;温度适宜时,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鹅患病。育保温应遵循以下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弱稍高,壮稍低;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一般来说,0~7日龄的鹅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星期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 能超过2℃。把握湿度。育室要保持干燥清洁,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防育室湿度过大,要经常更换垫料,切勿使饮水外溢,加强通风。合理分群。在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二天,根据鹅采食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鹅分出来另外喂食。育阶段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
所以,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直线育肥法。没有放牧条件或者为了增加养鹅批次多养鹅,可采用直线育肥的方法。所谓直线育肥法就是从育开始到出栏一直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配合饲料,以喂料为主,放牧为辅,即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1小时,其余时间补饲配合饲料,这样经过9周,体重可达4-5千克。由于饲养周期短、周期快,1年可养4-5批,如果每批饲养1000只,按价出售,每年可获纯利润2万元以上。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提前将鹅舍,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好是多几次。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