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小鹅身体背部出汗是由于育雏室内温度过低小鹅扎堆或者是育雏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温高温现象造成的。遇到这些情况不用急,及时的改善,自己慢慢自己好了,可采取以下4种方式,一是保持育雏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二是小鹅尽早下架,见见风,抵抗力会明显增强;三是合理的设计育雏床,利于小鹅上下方便;四是给小鹅挂“草把”,转移小鹅的注意力。
鹅是一种很容易养大的生物,而且长的也是相对比较快的,尤其是是肉鹅,几个月就能拿出栏了。但是也有鹅苗长不大的情况,几个月了长势明显不理想,那么像这样的鹅一般会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品种原因肉鹅的种类比较多,有些能长的比较大,有些则长的比较小,这个是正常的,如果自己买的品种就不是那种比价容易长大的,那么就不要多想。如果同一批品种,有些长的快,有些则不长,那么不长的这一批可能是因为品种不存,无法长的像正常的鹅那样,这个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没有谁能自己的鹅品种都比较纯正,很容易养大。
所以,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直线育肥法。没有放牧条件或者为了增加养鹅批次多养鹅,可采用直线育肥的方法。所谓直线育肥法就是从育开始到出栏一直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配合饲料,以喂料为主,放牧为辅,即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1小时,其余时间补饲配合饲料,这样经过9周,体重可达4-5千克。由于饲养周期短、周期快,1年可养4-5批,如果每批饲养1000只,按价出售,每年可获纯利润2万元以上。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提前将鹅舍,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好是多几次。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
殊配合力所反映的是杂种群体平均型值与亲本平均育种值之差,其基础是的非加性效应,即显性效应与上位效应。因此,提高配合力主要应依靠组合的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各组合的配合力不会有很大差异;反之,遗传力低的性状配合力可以有很大差异。生产上可通过品系间配合力的测定,选出优势强的配套组合。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分析,参与配套的品系多,其遗传基础就越广泛,后代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亦越多,生产出的商品鹅优势亦更强。但参与配套的品系愈多,势必增加品系培育、纯繁保种和制种的投资。随着现代家禽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国外一些育种公司,从经济效益出发,近年来已从四系配套转为三系或二系配套生产商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