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引起小鹅出汗湿背毛呢?
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育雏的温度过低,小鹅出现扎堆造成的背部出汗;
第二是育雏室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造成的,特别是夏季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小鹅雏出汗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及时的改善状况,小鹅继而会出现啄毛现象,严重时个别鹅都有可能被啄死。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而不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拔羽后,应给鹅群喂食,喝水并在运动场中休息。鹅不应在水中游泳,以防止细菌污染并引起毛孔发炎。拔羽后的第二天,可以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日晒和雨淋。
二、除了温度是重点需要关注的事项外,育雏室的湿度也需要特别关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特别是夏季不加温都会超温,在这种情况下,也极易造成小鹅出汗。
喂食时,把干净的菜叶撒在草席或碟子中,让小鹅自由采食。不会采食的可把菜叶送到它的嘴边或者撒在鹅身上,其采食。1~4日龄的小鹅,消化力弱,每日喂5~6次即可。4日龄后,食量和饲喂次数应逐渐增加,每日喂8次,每次喂7~8成饱。过食会引起消化障碍。保温与保湿:育雏室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更重要的是保温。一周龄小鹅的适宜温度是25~28℃,二周龄小鹅为21~24℃。温度适宜时小鹅精神活泼,安静无声,温度偏低时小鹅拥挤扎堆,叫声低沉而长;温度过高时小鹅烦躁不安,叫声短促。给小鹅铺垫草既保温又隔潮,若垫草太湿会使小鹅受凉,
农民们在春夏季买鹅苗,1周龄后(视气温情况)开始放牧,晚上补饲,于秋、冬季出售,每只鹅仅耗配合饲料4-5千克,放养700只肉用仔鹅,共耗配合饲料3000千克,出栏体重平均5千克,获利1万元以上。吉林省农安县广大农民基本都采用放牧养鹅的方法,不但全县养鹅数量逐年增加而且都获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种草养鹅。在放牧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种草养鹅。经试验,肉用仔鹅每只投喂40千克鲜草,再补饲4-5千克配合饲料,80天体重可达4千克,一般牧草每0.067公顷产5000-8000千克,可喂肉鹅100只以上,按每0.067公顷牧草400元计算,配合饲料按每千克25元计算,其直接成本每只鹅不超过15元,而每只鹅按价出售,每千克7-8元,可获纯利润13-17元。而经加工后鹅肉、羽绒等产品的总值可达60-70元。
饲料与喂养鹅的饲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和青料的配比是1:(2-,并且要清洁、充足的饮用水,鹅多次饮水可促进生长。10日龄内的鹅每天喂9-10次,夜间补喂2-3次,以后每日喂4-6次。放牧与游水鹅在出壳后7-15天,晴天时可作段时放牧,让鹅游水1-2次,每次15-30分钟。以后时间逐渐延长,以促进鹅脚蹼发育,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防啄毛与驱虫由于喂水不当使鹅毛湿或不按时喂料,会发生3-15日龄的鹅有啄毛的现象,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预防方法是:避免鹅身毛潮湿;按时喂饲料,同时多喂青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鹅七日龄后每隔3-4天用煤油或花生油滴耳,可以驱虫、杀虫,夏季尤为重要。夜间照明在培育小鹅时,室内灯要通宵照明以防鼠害,并有利于小鹅夜间采食。光照要求是每40平方米鹅舍用一盏40W照明,距地面高度约5米处。30天后可逐步减少照明时间,直到停止照明。晚间应保持鹅群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