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引起小鹅出汗湿背毛呢?
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育雏的温度过低,小鹅出现扎堆造成的背部出汗;
第二是育雏室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造成的,特别是夏季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小鹅雏出汗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及时的改善状况,小鹅继而会出现啄毛现象,严重时个别鹅都有可能被啄死。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而不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拔羽后,应给鹅群喂食,喝水并在运动场中休息。鹅不应在水中游泳,以防止细菌污染并引起毛孔发炎。拔羽后的第二天,可以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日晒和雨淋。
二、除了温度是重点需要关注的事项外,育雏室的湿度也需要特别关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畅,特别是夏季不加温都会超温,在这种情况下,也极易造成小鹅出汗。
饲料与喂养鹅的饲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和青料的配比是1:(2-,并且要清洁、充足的饮用水,鹅多次饮水可促进生长。10日龄内的鹅每天喂9-10次,夜间补喂2-3次,以后每日喂4-6次。放牧与游水鹅在出壳后7-15天,晴天时可作段时放牧,让鹅游水1-2次,每次15-30分钟。以后时间逐渐延长,以促进鹅脚蹼发育,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防啄毛与驱虫由于喂水不当使鹅毛湿或不按时喂料,会发生3-15日龄的鹅有啄毛的现象,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预防方法是:避免鹅身毛潮湿;按时喂饲料,同时多喂青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鹅七日龄后每隔3-4天用煤油或花生油滴耳,可以驱虫、杀虫,夏季尤为重要。夜间照明在培育小鹅时,室内灯要通宵照明以防鼠害,并有利于小鹅夜间采食。光照要求是每40平方米鹅舍用一盏40W照明,距地面高度约5米处。30天后可逐步减少照明时间,直到停止照明。晚间应保持鹅群安静。
提高蛋鹅产蛋率抓5环节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的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供给饲料:产蛋前四周开始喂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为15-16%,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粗饲料, 如秕谷、干草粉等。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特点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产蛋40-80枚。留好公鹅:一般鹅群可利用3-4年,要选留好公鹅,编群好在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胎率,鹅的公母比例为1:
青绿饲料的比例,10日龄后比例改为1:精饲料应是全价饲料。(加强放牧与放水。从鹅6日龄开始放牧。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喂料后的鹅放在育室附坦的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开始放牧时时间要短,一般在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阴雨天或烈日下不能放牧。放牧赶鹅要走得慢些。放牧7天后,可以结合放牧,把鹅赶到浅水处,让其自行戏水。开始放牧、放水的具体日龄应视气温情况 而定,夏季可提前1~2天,冬季可推迟几天。放牧时间和距离应随鹅日龄的增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以锻炼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减少精饲料补饲量,降低饲养成本。搞好卫生防疫搞好卫生。经常打扫场地,更换垫料,保持育堆室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育环境,按计划接种疫苗。同时,要鼠、蛇等敌害动物伤害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