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一个产蛋期可产到120枚蛋,高产的可达到160枚,农户少量喂养的鹅最高有达到180枚的,粗放的饲养条件下,也能够达到100枚,是真正的高产鹅。
那么怎么了解成年种是相对优秀的呢?有过的朋友都了解,对自己平时养的能了解的话,大概能找出比较不错的。一般选那种长的好看,很活跃,没什么疾病的那种。大家也应该都知道自己家里鹅的品种,所以挑选起来应该没啥问题。为了确定成年种的健康,可以提前去兽医站做个鉴定,进一步确定。
加强鹅期间的管理工作,足是提高鹅成恬率和增重的重要环节。主要的管理技术措施有以下几项:盖好鹅棚鹅体小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一定要做好保湿降湿工作。保温工作尤为重要,有鹅栅。一般土墙、草顶和泥地的民房均可代用,但要求高燥,能避雨、保温。鹅棚附近应有水塘和草地。鹅棚应能鼠患和兽害。 分群饲养1~15日龄应放在鹅篮内或芦席折圈内饲养,Ll打堆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偶鹅。每个鹅篮内可放1~5日龄鹅50只、6--10日龄时减少到35只、11N15日龄时减少到25只、20日龄后可采用大的芦席折成圈养,每只隔圈可放80-100只。及时起身所谓起身,即用手抄动驱散鹅,使之活动,达到调节温度、蒸发水气,确康成长。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鹅病的发生是养好鹅的关键。内因(鹅体质弱)+外因(病原存在+适宜病原微生物生存条件)=鹅发病环境与鹅病发生有何关系?环境是鹅生存的场所,鹅从小到大,无时不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因此,环境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比如,场地的大小决定养鹅的数量,因为不同日龄的鹅饲养密度是一定的,超出正常养殖密度,不仅不利于饲养,也不利于管理,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环境的卫生状况决定鹅是否能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卫生搞不好,病原微生物大量孳生繁殖、寄生虫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养鹅者搞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鹅是一种很容易养大的生物,而且长的也是相对比较快的,尤其是是肉鹅,几个月就能拿出栏了。但是也有鹅苗长不大的情况,几个月了长势明显不理想,那么像这样的鹅一般会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品种原因肉鹅的种类比较多,有些能长的比较大,有些则长的比较小,这个是正常的,如果自己买的品种就不是那种比价容易长大的,那么就不要多想。如果同一批品种,有些长的快,有些则不长,那么不长的这一批可能是因为品种不存,无法长的像正常的鹅那样,这个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没有谁能自己的鹅品种都比较纯正,很容易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