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这孵化延续期怎么理解呢?就是小鹅在出壳后的前三天还没有完全建立自身的消化系统,缺乏自温存活的能力,需要靠人为的维持近似于出壳时的高温,帮助其完成蛋黄的吸收。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小鹅从孵化过程中靠吸收卵黄营养到小鹅完全正常温度就可以适当的下调了,由1-3天的35-33度调至4-7天的32-29度,每天下降1度,第二周就可以调至28-22度。
大批死亡。湿度实践明,当鹅舍相对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突出表现是叨毛,严重时鹅整个头、颈和背部的绒毛被叨光。这样的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饥饿缺水鹅饲料不当,吃不饱,易饥饿。刚出壳的鹅肌体含水分75%左右, 若24小时内不给鹅饮水,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部皮肤皱缩等症状。有害气体鹅对育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0.51毫克/立方米、氨气的含量超过21毫克/立方米、硫化氢的含量超过0.46毫克/立方米,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鹅病的发生是养好鹅的关键。内因(鹅体质弱)+外因(病原存在+适宜病原微生物生存条件)=鹅发病环境与鹅病发生有何关系?环境是鹅生存的场所,鹅从小到大,无时不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因此,环境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比如,场地的大小决定养鹅的数量,因为不同日龄的鹅饲养密度是一定的,超出正常养殖密度,不仅不利于饲养,也不利于管理,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环境的卫生状况决定鹅是否能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卫生搞不好,病原微生物大量孳生繁殖、寄生虫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养鹅者搞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如果农民把种粮改为种草养鹅,则养鹅的收入比种粮要提高好几倍,只不过是种草养鹅比种粮累一些罢了。反季节养鹅。过去广大农民一直惯于春、夏季养鹅,秋、冬季节出售,利用夏秋季节青草茂盛和秋后利用收割后的茬地放牧饲养,以这样少喂料的方法来养鹅,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秋冬季节养鹅可采取种植饲料玉米,之后于9月份进行全株青贮,用青贮料喂鹅,这样就解决了冬季的青、粗饲料问题。经测算每0.067公顷饲料玉米可产青玉米秸6000-7000千克,按每只鹅每天采食0.75千克青贮计算,每0.067公顷饲料玉米经青贮后可供100只鹅吃90天,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鹅为御寒羽绒质量好,产量高,而春季正是鹅源紧缺,鹅羽绒价比秋季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