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小鹅身体背部出汗是由于育雏室内温度过低小鹅扎堆或者是育雏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温高温现象造成的。遇到这些情况不用急,及时的改善,自己慢慢自己好了,可采取以下4种方式,一是保持育雏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二是小鹅尽早下架,见见风,抵抗力会明显增强;三是合理的设计育雏床,利于小鹅上下方便;四是给小鹅挂“草把”,转移小鹅的注意力。
所以,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直线育肥法。没有放牧条件或者为了增加养鹅批次多养鹅,可采用直线育肥的方法。所谓直线育肥法就是从育开始到出栏一直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配合饲料,以喂料为主,放牧为辅,即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1小时,其余时间补饲配合饲料,这样经过9周,体重可达4-5千克。由于饲养周期短、周期快,1年可养4-5批,如果每批饲养1000只,按价出售,每年可获纯利润2万元以上。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提前将鹅舍,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好是多几次。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
☆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养鹅的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生产效益=(良种+饲料+环境+卫生防疫)X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具备了条件,搞好饲养管理是重要的。养鹅者了解的鹅病防治常识鹅为什么会发病?鹅作为一种生物个体,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由于受到很多细菌、寄生虫、霉菌等的威胁,都有发生疾病的可能,因此,当饲养管理不当,鹅体质下降,同时具备了病原滋生的环境条件时,鹅就会发病。
湿度在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并且由于蛋的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应稍大些;中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应稍低;后期,为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为72%,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湿度不可过大,超过75%可造成通风不良,胚胎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导致胚胎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出壳时湿度过大,也会导致幼崽外部细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