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一个产蛋期可产到120枚蛋,高产的可达到160枚,农户少量喂养的鹅最高有达到180枚的,粗放的饲养条件下,也能够达到100枚,是真正的高产鹅。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而不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拔羽后,应给鹅群喂食,喝水并在运动场中休息。鹅不应在水中游泳,以防止细菌污染并引起毛孔发炎。拔羽后的第二天,可以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日晒和雨淋。
在这种情况下,改善的办法:
一是育雏室内增加电扇之类的降温设备,如果您有条件可以安装空调或者空气湿帘降温。
二是合理设计育雏床。白天让小鹅下架,下到室外有游泳池和树荫的地方,这个可能工作量比较大,也比较麻烦,如果您的育雏网架设计的比较合理的话,可以一端打开形成斜坡赶下来,到晚上的时候在赶上去。小鹅路过的地方设计护栏,让小鹅只能从规定的地方走,这样也可以赶上去。赶的时候注意,不要急、不要快,防止小鹅踩踏,前两天,特别是第1天由于小鹅害怕陌生的环境,会麻烦一些,以后小鹅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比较好赶了。
养鹅基地的选择与养鹅基地将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关系重大,选择的场址是否合适还关系着养鹅基地能否存在下去。场址选择不当,不仅严重影响养鹅基地效益,甚至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因此,选择场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地势、地形和土质的选择
1.地势
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要求地势高燥,不宜选择低洼潮湿的场地,因为潮湿的土壤必会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虻,继而造成场内鹅群**不断发生。但是,也不宜把养鹅基地选择在突出的山丘顶上,由于其风速过大,影响畜舍保温,特别是冬季显得十分寒冷。另外,鹅舍的位置还要求高出当地历年**洪水线1米以上。地势宜选择南向坡地,不宜选择北
向坡地,因为南向坡地能经常受到阳光照射,场区干燥,有利于避免冬季北风的袭击。
北向坡地不仅背阳,而且冬季寒冷。
养鹅基地地面要平坦而稍有坡度,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陆上运动场连同水上运动场的地面应有坡度,但不能呈陡壁,应自然倾斜深入水池。地面坡度2毅~5毅为最理想,**不得超过25毅。
2.地形
地形是指场地的形势大小和地物情况。地形要开阔整齐,不宜选择过于狭长和边角多的场地,边角过多多会增加防护设施的投资。
另外不要选择在山口地带和山坳里。前者山口风速相当大,极不利于鹅舍冬季保温;后者往往出现场区空气呆滞、空气湿度大、闷热和阴冷等现象。